微生物實驗室建設成功后如何做好安全控制?
admin 2020-03-15 21:48:24 556閱讀
相信許多已經建成微生物學實驗室的客戶都意識到微生物學實驗室建設的過程非常復雜,各個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實驗室裝修實驗室結構和設施、安全操作規(guī)程、安全設備適用于對人體具有高度的危險性,通過氣溶膠途徑傳播或傳播途徑不明,尚無有效的疫苗或治療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與上述情況類似的不明微生物,也必須在四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中進行。待有充分數據后再決定此種微生物或毒素應在四級還是在較低級別的實驗室中處理。實驗室建設實驗室按歸屬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從屬于大學或者是由大學代管的實驗室;第二類實驗室屬于國家機構,有的甚至是國際機構;第三類實驗室直接歸屬于工業(yè)企業(yè)部門,為工業(yè)技術的開發(fā)與研究服務。實驗室裝修生物安全實驗室是具有一級防護設施的,可實現二級防護的生物實驗室。凡進行微生物學、生物醫(yī)學、功能實驗及基因重組等領域的科學實驗均需要生物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實驗室的核心是安全,依據生物學危險程度劃為P1、P2、P3、P4四個等級。微生物學實驗室建設成功投入使用后,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特別是安全控制問題。微生物實驗室安全控制也稱為室內質量控制。在正常情況下,它包括對人員、設備、培養(yǎng)基、試劑、菌株等的控制。微生物實驗室建設成功后,如何進行安全控制?下面為實驗室小匯編的具體分析。
1、細菌檢驗人員
微生物實驗室的相應人員應具備專業(yè)的技術能力,并應按照標準注意個人衛(wèi)生,以免影響微生物實驗室的清潔問題。
2、儀器設備功能檢測
做好微生物實驗室常用儀器的質量維護,不了解儀器的質量問題,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3、培養(yǎng)基
微生物實驗室培養(yǎng)基的安全與質量控制至關重要。包括四個方面:①無菌檢查。每批培養(yǎng)基經高壓或過濾滅菌后,取樣培養(yǎng),確認無菌生長。②支持生長試驗,接種適宜菌株,培養(yǎng)后生長良好。③選擇和抑制生長試驗,從選擇培養(yǎng)基中分別選擇至少一株生長菌和一株抑制菌進行接種和培養(yǎng),活菌生長良好,抑制菌不生長。④從生化反應介質中至少選擇一株陽性和一株陰性菌株,以確定生化反應。
試劑、染色液和抗生素的質量控制。
革蘭氏染色和抗酸染色是臨床細菌學檢查中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抗菌藥物敏感試驗有廣譜β-內酰胺酶試驗、普通β-內酰胺酶試驗、定量藥敏試驗和紙片擴散藥敏試驗。
源的標準株和保存。
采樣時間一般從疾病早期、急性期或典型癥狀或用藥前選擇。及時采集食物中毒樣品。采用無菌操作收集,用無菌容器包裝。
在以下三種情況下,質量控制菌株得以保留:
(1)使用中的質量控制菌應儲存在大豆瓊脂(非講究細菌)或營養(yǎng)豐富的巧克力瓊脂斜面(腐蝕性)中,貯存于4-8℃,每周傳代一次。
(2)長期存放,肉湯可以是5%小牛血清,10%胰蛋白大豆肉湯,10%-15%的甘油,脫脂牛奶或去纖維羊血,儲存在甚至更低的溫度-20℃。不應顯著改變原來的廣譜抗菌標準菌株。
(3)每次使用前應把菌株傳代到相應的平皿上或使其獲得單個菌落。